
从数据上,地产已到历史冰点。
一线城市二手房价集体跌回2016年。
根据瑞银的报告,48%的受访者无购房意愿,创11年新高。73%的租房者选择继续租房,放弃买房计划。42%的人相信未来12个月房价还将下跌,仅15%认为会上涨。
一线城市二手房价跌回2017年水平,二线城市退守2014年阵地,三线城市更惨烈,价格倒流至2011年水位.
业主财富大面积缩水。一线城市业主尚有微薄浮盈,二三线业主已深陷亏损。市场分化不可逆,仅一线城市凭借人口虹吸力筑底。
全国性回暖还需等待,且前提是政策持续输血。
摩根的报告显示:56%的业主甘愿亏本抛售,比4月激增13个百分点。但他们的止损线清晰,若降价超10%,42%的人选择“躺平不卖”。
买卖双方两端僵持,交易冻结。
一线城市神话同步破灭。50%的北上广深受访者看跌未来房价,比4月二线城市看跌比例还高5个百分点。
事实证明,需求刺激基本失效,央国企与民企、豪宅与普宅、一二线与三四线的三重分化加速。民营房企退守生死线,“生存”取代“扩张”成为唯一目标。
中指数据显示:TOP100房企1-7月销售额同比萎缩13.3%,比1-6月降幅再扩大1.5个百分点。7月单月销售额同比暴跌18.2%,头部阵营仅7家央国企逆势增长。
从合约销售来看:全国30城下滑了22%。
民营开发商最惨,合约销售同比大跌45%;半国企下滑26%;国企稍好一些,同比下降17%,但也难言乐观。
二手房市场同样难受。
全国50城挂牌量,同比又增长了9%。
730会议,没有带来预期。房地产首次从“重点领域风险”清单消失,仅以“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”22字带过。相较4月会议“消化存量房产”“优化增量住房”的详细部署,此次近乎“政策静默”。
房地产被纳入“城市更新”子模块。
再加上上半年5.3%的GDP增长,很明显在陈述一件事。我们的经济似乎不需要地产也可以满足增长。
彻底关闭下半年大规模刺激的可能性。
所谓“因城施策”,只剩地方零敲碎打的修补空间。
回首2024年,政策不断探底,利率不断下探,专家也认为楼市拐点降至,但市场似乎比我们料想的要理性。
“根本卖不动”
从整体经济来看,我们从2019年以来就进入化债周期,持有房产就相当于同步在参与化债。
因此,在地方债务没能得到修复之前,经济很难回到实质性正轨,地产的修复也自然无法如期到来。
有没有发现,如今的市场是一边地王频现,一边销售不断探底。为什么?因此当下的政策,例如好房子、新规房等等,都在刺激资金从二手房市场流入新房市场。
本质上就是在帮忙化债。
中美摩擦没有迎来终点,地产也没有迎来止跌时间点。如果降息迟迟没有到来,留给地产的唯一刺激,只剩下贴息。
贴息的钱,就来自某些投资收益。
大号谈地产,小号谈经济,防止失联
加入星球,每篇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
垒富配资-垒富配资官网-配资牌照查询-配资好评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