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广东发改委主任艾学峰答南方+: 支持有条件地方建设市场化运作场景中心
11月10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,介绍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情况。南方日报、南方+记者提问:广东在应用场景方面起步早、力度大,广东省在推进应用场景创新方面的主要做法是什么?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?

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艾学峰回应时表示,应用场景的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,也是拓展产业新赛道的有效途径。近年来,广东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,充分发挥市场空间大、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,在中央部委的支持下,大力培育、开发和推介应用场景。主要做法概括起来就是“四个一”。
一是建立一套工作机制。构建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统筹、部门协同、上下联动的全省“一盘棋”工作机制。在广州、深圳等地,相继组建了省级场景创新中心,实现实体化运作,专业化、常态化开展场景服务工作。
二是出台一揽子政策。省层面出台全省行动方案,在先进制造、海洋经济、低空经济等20个重点领域实施全流程场景创新。各市也结合市场所需、本地所长,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。比如,珠海安排政府投入用于场景开发,佛山引入技术经理人开展场景挖掘、成果对接和商业化落地的有关工作。
三是组织一系列供需对接活动。“我们持续征集和发布应用场景供需清单20批次,涵盖创新项目超过1300个,围绕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新型消费等重点产业,组织多场次供需对接活动,为技术找场景,为场景找技术。”艾学峰说。
四是推动一批典型示范项目落地。全省布局建设了14个应用场景创新试验区,集中打造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模式应用验证和展示推广的“首选载体”,并用好这些场景创新友好型区域来推动典型示范项目加快落地。
“比如,在广州南沙明珠湾建设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场景、在深圳龙岗大运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示范场景。发布了20个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项目,其中,35%的项目为新技术‘首试首用’。”艾学峰表示,将进一步培育和开放应用场景,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。重点在三方面再加力:
在场景宣传推介上再加力,组织开展“1+N”系列活动,举办专场新闻发布会,发布新一批场景清单和典型案例;分领域、分地区举办“N”场供需对接活动,持续擦亮广东场景服务品牌。
在重大场景落地上再加力,发挥重大场景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牵引作用。在全空间无人体系、深海资源开发、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重大应用场景,并且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发布的综合性重大场景。
在专业化服务上再加力,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的作用,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场景中心,上线“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”,为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搭建桥梁、释放机会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赵晓娜 段江含
剪辑:林泽翔
垒富配资-垒富配资官网-配资牌照查询-配资好评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